期刊封面
新形势下“探矿工程”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
前言 探矿工程技术是开展地质调查研究工作不可缺少的技术方法,是多工种联合作战的一个方面军,被形象地称为深入地球的“望远镜”[1-3]。除科学研究外,探矿工程技术已经深入到铁道、公路、水利水电、环保、地质灾害防治等多个方面,在国民经济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4]。 从高校教学的角度讲,探矿工程也称为岩土钻掘工程,是地质类专业的专业课程,是集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它以现代钻掘技术为手段,以岩体、土体为工作对象,服务于矿产资源勘查、水文地质及油气井钻探、基础工程施工、环境监测和地下深部科学探测等领域[5-6]。 对探矿工程技术的内涵,不同的专家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刘文军认为,在传统的地质资源勘察研究中,以搞清楚埋藏在地下基岩中的矿体或其它特定地质矿体的深度、规模、数量、化学状态、结构、形状等,取出具有代表性的地质实物资料为目标,探矿工程应包括钻探工程、坑探工程和探矿机械[7],李世忠则认为探矿工程包括钻探工程、掘进工程和探矿机械三个部分[2-8],张金昌更是把安全技术增加近来,明确提出探矿工程应涵盖钻探、掘进、探矿机械和安全技术四个部分的科技工作内容,才能够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9]。 一、探矿工程人才培养及存在问题 (一)人才培养历程 我国是世界上钻探技术的发源地,但将探矿工程作为一门专门学科,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事。新中国诞生以后,急需矿产资源来满足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随着地质普查勘探的大规模开展,探矿工程应需而生,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一门新的学科[2]。探矿工程的定名是从俄文翻译过来的。 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按照前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的模式建立探矿工程专业[10],在国家专业目录中编号为“0”。1954年,北京地质学院正式成立了探矿工程专业和系,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1959年8月,全国首批探矿工程专业毕业生走出北京地质学院的校门,奔赴工作岗位。直至“文化大革命”前,只有北京地质学院、中南矿冶学院和昆明工学院3个院校招收探矿工程专业的学生。随后,长春地质学院和河北地质学院也获准招生。 1998年,教育部在专业设置调整中将探矿工程归属于工学门类、地矿类中,定名为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代码为0)[8]。 随着探矿工程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副局长王达教授、中科院孙枢院士等老一辈地质学家认为无论是“探矿工程”还是“岩土钻掘工程”都已不能完全反映本专业的全貌,“探矿工程”学科应当更名为“地质工程”[9]。2012年,教育部在调整专业目录时,将“探矿工程”与“工程地质”合并改为“地质工程”。目前我国以"地质工程"专业招生的学校有36所,其中涵盖探矿工程的学校仍只有传统的5所地质类院校[10]。 由此可见,探矿工程已经由学科专业逐步地转变为一门课程或一个方向,这种变化给高校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存在的问题 1.学生方面,已经打破了地质类专业学生主要来源于农村这种格局,城镇生源所占比例逐步增加。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上大学之前没见过石头山”者有之;上了大学之后,“打得动篮球,打不了洛阳铲”者有之;工作之后怕苦怕难、眼高手低,不能摆正自己位置者有之。 2.高校方面,设置“探矿工程”课程的专业主要涉及地质学科和与地下工程有关的专业,由于“探矿工程”是综合性很强的应用性技术,各高校的课程侧重点有很大差异。地质专业往往侧重于地质影响因素,忽视岩土钻掘技术因素,而地下工程专业则重点在工程技术因素,形成本科毕业生“熟练不如民工,懂行不如技工”的尴尬局面[5]。 3.用人单位方面,在探矿工程中存在的较大问题是技术骨干老龄化,年长的技术负责人虽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大多已经接近退休,而新一辈专业技术人才还没有发展起来,使得探矿工程的技术人才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培养有潜力的、年轻的技术工程师是当前需重视的问题[7]。 二、探矿工程课程建设 (一)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进入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新常态经济轨迹,大多数的地质工作者认为地质行业的“黄金十年”已经过去,以前的“人才储备”和如今的项目数量减少交织在一起,使得社会对探矿工程的人才需求减少但专业素质要求在提高,因此培养具备扎实专业基础的高素质探矿工程人才势在必行。 从科技发展特点和人才培养形势来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集体行为,人才的培养既有持续性又有阶段性。学校是人才培养的第一阶段,一个打基础的阶段,好的基础为学生以后工作和继续提高提供优势。学生毕业离校参加工作必须有一个实践、提高、继续学习的过程,才能达到真才实学的境地,这是人才培养的第二阶段。所以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构成探矿工程培养人才的全过程[8]。 (二)探矿工程课程设置 “探矿工程”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动手实践能力非常重要,必须理顺课堂理论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的关系,不能重理论而轻实践。课堂教学时的实物图片、施工视频是必要的,但还远远不够。必修课可设置为54~60学时,其中包含6~8学时的实践课;选修课可设置为36~40学时,其中包含4~6学时的实践课。必要时,可再设置2周的课程设计,加强诸如钻井液配制、泥浆参数测定等条件要求不高而学生又能够在短期内实现的内容训练,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 (三)教材建设 内容全面、深入浅出的教材会让师、生同时获益。当前,有关探矿工程的教材主要有马植侃等编著的《钻探工程学》(中国矿业出版社,1998年)、李巨龙等编写的《岩土钻掘工程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鄢泰宁主编的《岩土钻掘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0年)、杜平等编写的《钻探工程学》(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年),参考书有赵国隆等编写的《勘探工程技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胡辰光等编写的《钻探工程技术及标准规范实务全书》(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2003年)、王扶志编写的《地质工程钻探工艺与技术》(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刘志国等编著的《水文水井钻探工程技术》(黄河水利出版社,2008年)、马锁柱等编写的《钻探工程技术》(黄河水利出版社,2009年)。这些教材或参考书各有特点,各有侧重,因此在教材的选择问题上要充分考虑本校特点,授课过程中再结合教学需求加以补充,同时追踪《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西部探矿工程》等期刊的发展动态,将前沿知识传授给学生。 (四)教学资源配置 招生规模扩大、实践环节经费不足、实验设备利用率低等现实问题的存在,造成了一些高校的实践环节变成了看教师演示、流于形式、走马观花,不利于学生专业亲近感、归属感的培养,更难激发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愿望[5]。因此,高校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打破“一碗水端平”的操作模式,在经费方面实施政策倾斜,营造有利的教学条件。 在师资方面,有些高校采用的是“从学校到学校”模式,即博士研究生毕业之后直接进入高校,站上讲台为学生授课。我们不怀疑这些博士们的学术水平,但在经验上有所欠缺也是公认的。对于高校而言,尤其是师资较为缺乏的高校,打破“博士毕业”的紧箍咒,引进在现场摸爬滚打多年的有理论有实践经验的一线高级工程师参与教学环节,对学生、高校和用人单位都是有益的。 (五)加强专业思想教育 培养让社会满意的探矿工程人才,除了教会学生知识外,专业思想的教育十分关键。没有正确的专业思想,就不可能有扎实肯干、刻苦钻研的学生和职工。高校是专业思想培养的前沿阵地,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培养学生不怕苦、不畏难,越是艰苦越向前的精神,树立为地质事业献终身的决心,是学好探矿工程的保证,也是学好探矿工程的动力。教学实践应让学生深入生产第一线,与钻工同劳动,体会工作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 三、结束语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面对21世纪的人才竞争,原有的人才培养思维方式和教学模式已经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在当前形势下,高校“探矿工程”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调查→总结→调整→提升”的教学改革模式符合教育发展规律。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探矿工程人才而努力。
文章来源:《西部探矿工程》 网址: http://www.xbtkgc.cn/qikandaodu/2020/0724/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