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西部某市城乡高血压病人服用阿司匹林现状及干
相关部门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国内高血压患病人数约高达2亿,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沉重负担,并导致医疗和社会资源的严重消耗。研究已证实,高血压是缺血性脑卒中、心肌梗死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之一。因此,防治高血压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的有效措施之一[1]。循证医学研究结果显示,阿司匹林常用作高血压一级与二级的预防药物,能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小剂量的阿司匹林长期服用可以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心肌梗死和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其中防治效果最为确切的就是缺血性血栓[2]。和其他降压药物相比,阿司匹林具有效果显著、费用低廉的优点[3]。因此,对高血压病人特别是对适合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进行有效的用药管理,对于加强阿司匹林的抗血栓干预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对西部某市城乡的高血压病人进行调查,收集了850例高血压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其服用阿司匹林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阿司匹林使用的相关影响因素,旨在为进一步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对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西部某市城乡高血压病人8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人群430例和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人群420例。一级预防人群中,男性患者256例,女性患者174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62.岁;二级预防人群中,男性患者250例,女性患者170例,年龄44~81岁,平均年龄63.岁。两类人群的性别、年龄无明显差异(P>0.05)。
心脑血管病一级预防人群是指还没有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高血压病人,如果病人血压控制较为稳定,血压<150/90 mmHg,建议使用小剂量(75~100 mg/d)的阿司匹林进行抗栓干预。如果病人年龄在30岁以下或80岁以上,则要先对病情风险进行评估,符合以下条件者可服用阿司匹林:①高血压合并靶器官的损害,靶器官损害主要为左心室肥厚、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或斑块、血肌酐轻度升高或微量白蛋白尿、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12 m/s等,或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②10年心血管病发生危险>10%的高危病人,高危病人指高血压同时具有吸烟、50岁及以上男性或绝经后女性、糖耐量受损或异常空腹血糖、异常血脂、肥胖、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2种以上的危险因素者;③高血压合并慢性肾病。
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人群是指病人血压控制较为稳定,血压<150/90 mmHg,同时伴有稳定型冠心病,或以往有心肌梗死,或缺血性脑卒中或者既往有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和周围动脉硬化等[4],建议阿司匹林服用剂量为100 mg/d,如果病人不能耐受阿司匹林则可考虑服用氯吡格雷,剂量为75 mg/d。
1.2 调查方法
1.2.1 纳入标准 ①符合心脑血管病一级预防人群临床症状;②符合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人群临床症状;③无严重精神异常、语言交流困难者;④自愿接受调查研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①对阿司匹林或其他药品过敏者;②有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药品致哮喘的发病史;③具有出血倾向,各器官严重功能障碍,鼻息肉综合征;④急、慢性胃肠道溃疡或出血;⑤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严重缺乏者;⑥围手术期的病人。
1.2.3 调查方法 调查的高血压病人为2014年7月—2015年7月间在门诊就诊、体检以及下村巡诊时,由经过严格培训的医师即时对患者进行血压测量,判断是否符合病例纳入标准。依据调查研究项目制作调查表,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近1年内是否服用阿司匹林及服用剂量、服用时间和方法、未服用的原因等。本组研究根据国内外相关指南推荐的75~150 mg/d阿司匹林作为正确的使用剂量,对850例有效的病人资料进行分组,分为规律服药组、不规律服药组和未服药组。规律服药组的病人每天服药75~150 mg;不规律服药组的病人服药不能坚持,间断服药,或者服药一段时间后停止服药;未服药组病人是指从未服用过药物。本研究挑选的访查医师均是经过严格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才可进行高血压病人的访查工作。所调查的表格由专人负责汇总和审查,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1.3 疗效评定标准
①比较规律用药与不规律用药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情况;②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根据WHO生存质量评分简表[5]进行评定,从日常生活、社会活动、焦虑和烦躁4个方面进行评估,4方面评分之和为总得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文章来源:《西部探矿工程》 网址: http://www.xbtkgc.cn/qikandaodu/2020/1027/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