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曾经的辉煌,洛阳十大厂矿的前世与今生
杨晋毅先生,是河南科技大学的教授,也是中国建筑学会工业遗产学术委员会委员,同时还是国家文物科学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工业遗产专题主持人。他一直致力于涧西工业遗产的保护。在上世纪90年代,杨教授就开始了涧西工业遗产的研究。本期有杨教授向我们介绍下洛阳十大厂矿的那些尘封的故事。
一、围绕洛阳十大厂矿的疑云
洛阳年轻人普遍不知道什么是十大厂矿?中老年人普遍不知道十大厂矿是哪十个?十大厂矿中到底有几个156项目,到底哪几个属于156项目,更是众说纷纭。
辉煌的时候,东方红拖拉机来到了西部边疆
辉煌的时候,东方红拖拉机来到了南部的天涯海角
恢弘气势,由此可见当年十大厂矿的地位
二、洛阳十大厂矿的诞生
1、洛阳十大厂矿中的六个156项目:1.中国一拖;2.洛阳轴承厂;3.洛阳矿山机器厂;4.洛阳热电厂;5.洛阳铜加工厂;6.洛阳407厂,河南柴油机厂。
1953年5月--1954年10月,中国政府与苏联政府陆续签订156项援建协议,其中的第一拖拉机厂、轴承厂、矿山机器制造厂等企业,国务院决定在中原地区建设,由此开始了洛阳市的建设高潮。
1953年5月,中共中南局和中共河南省委开始在河南省调配建厂班子。这时,一机部汽车局已经初步将一拖厂址选在洛阳市的西工区。因此,河南省调配的建厂干部迅速向洛阳集结。
50年代支援洛阳建设的那些青年,今天健在的都已白发苍苍
1953年6月,中共河南省南阳地委书记杨立功带领等六十多名干部到洛阳,筹建第一拖拉机厂。1953年7月15日到9月15日,筹备处根据一机部汽车局的意见,主要在洛阳西郊的西工地区北部(原吴佩孚西工兵营北边的老飞机厂地区)选址。
《一拖厂志》记载:“这片地区自老城西关起,西至涧河,北至陇海铁路,南至西工,面积共7.7平方公里,铁路以北面积约2平方公里。筹备处在该地区做了1:1000地形图的测绘,200米孔距的地质钻探。这片地区地形开阔平坦,地下水位低,土质好,居民少,靠近城市,铁道接轨方便,经济上比较合理。”于是,筹备处杨立功副主任会同洛阳地委书记王惠治向河南省省长吴芝圃做了汇报,意见一致后,由筹备处北京工作组组长崔维亭负责到国务院各部办理审批手续。
1953年9月初,崔维亭带领几个精兵强将,按照有关规定,到一机部、民政部、财政部、民航局、铁道部等部门汇报,一路顺利过关,只在铁道部为陇海铁路接轨费了一点周折,最后也通过了。崔维亭回到住处,心里很高兴,心想只剩下一个文化部了,文化部与新建工厂关系不大,明天让下面同志去一下就行了。没有想到,文化部坚决不同意,说这里是周王城遗址(当时还没有明确发现这里还是更重要的隋唐东都城故址),不能建厂。
崔维亭得知,非常意外,说:“我去,我就不相信文化部有多少理由能否定在这里建厂。”第二天,他带领原班人马来到文化部,见到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局长郑振铎。
听崔维亭等陈述了在西工区建厂的理由后,郑振铎局长不紧不慢的说:“你们要在洛阳涧河东边建工厂是不行的,郭(郭沫若)老也不会同意,因为在那里,地下有周王城的遗迹,是无价之宝。”
崔维亭不服气地问:“郑局长,几千年的事了,你怎么知道?”郑振铎搬出有关资料,做了详细的解释。
郑振铎局长的意见得到了国务院(当时称政务院)领导支持。1953年10月12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郑振铎起草的《关于在基本建设工程中保护历史及革命文物的指示》,其中第二条规定:“中央、省(市)级工矿、交通、水利及其他基本建设的主管部门,在较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工程确定施工路线、施工地区之前,应负责与同级文化主管部门联系,必要时应即商订工地保护文物工作的具体办法,认真执行。地方文化主管部门不能决定时,得报请中央文化部决定,商由基本建设主管部门在预定工地,先期进行勘查钻探,再行决定施工。各部门如在重要古遗址地区,如西安、咸阳、洛阳、龙门、安阳、云岗等地区进行基本建设,必须会同中央文化部与中国科学院研究保护、保存或清理的办法。中央文化部认为必须在这些地区的指定地点避免进行基本建设工程时,可会商有关部门呈报政务院批准。”
文章来源:《西部探矿工程》 网址: http://www.xbtkgc.cn/zonghexinwen/2020/1017/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