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为什么不把喜马拉雅山炸开,让中国的西部沙漠
【作 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 要】:作者:脸哥 近年来,受到全球变暖冲击的影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区干旱程度开始爆发式增长。来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袁星教授就曾指出,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中国“南涝北旱”
作者:脸哥
近年来,受到全球变暖冲击的影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区干旱程度开始爆发式增长。来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袁星教授就曾指出,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中国“南涝北旱”的格局正在被打破。未来厄尔尼诺现象将会持续发生,干旱趋势也会不断增长。
一直以来,中国大西北干旱少雨的气候就成为了限制这一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坐落在中国西北内陆的新疆就是典型的代表。这里气候干燥,降雨稀少,加上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影响,常年黄沙漫天。
众所周知,降水是由海洋上空的暖湿气团,在季风的吹动下,飘到各地所引起的。而西北地区的暖湿气团恰恰被高耸的喜马拉雅山挡住,这就形成了山两面不同的气候环境。当来自印度洋的暖湿空气在向北行进的过程中,遇到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气流就会在山的南侧累积,形成云层,从而降水。喜马拉雅山南部的尼泊尔等地区也因此受到了雨水的滋润。
对于北部地区,由于青藏高原重重山脉的阻挡,即使有攀爬能力超强的气流,也会在爬升过程多次脱水,最终变为干燥的空气,并不能将水汽带到内陆地区。在仅有的几条水汽通道中,例如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以及西藏的林芝地区、昌都地区,水汽也仅仅只能滋润附近的土地,让这里显示出不同于西藏苦寒的生机。失去势头的水汽根本无法踏足更远,进入新疆等西北地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科学家曾提出过各种各样的设想。1954年,刚刚归国的钱学森就曾提岀,把雅鲁藏布江流域多余的降雨量从空中的“云状态”调至我国西北降落下来,从而改变现在的干旱局面。1998年有科学家徒步穿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考察时,也曾提出在青藏高原建立水汽通道的想法,甚至有两位著名的泰斗级科学家向中央写信,建议实施空中“调云”,将印度洋暖湿气流引过青藏高原,湿润大西北。
不过最大胆的还要数民间企业家牟其中提出的,炸开喜马拉雅山把印度洋暖湿气流引到中国西北荒漠的设想。抛开工程难度的问题,这一设想是否能够行得通呢?其实要解决的并不是喜马拉雅山脉的问题,而是它所坐落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大概4000m,即使没有喜马拉雅山脉,这么高的海拔一样可以将水汽阻挡。
从地理角度看,青藏高原的存在确实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气候。纵观与中国南方同纬度地区的中东与非洲,无一不是茫茫沙漠,只有中国的南方地区降水充沛。因为青藏高原的存在,让干旱的西风带不得不向北移动,中国西北地区才有了如今干旱少雨的风貌。
但中国南方地区却躲过了成为荒漠的命运。板块的相互挤压,让抬升的青藏高原留住了大量水汽,并在青藏高原上形成众多冰川,这些冰川养育着长江,黄河等对中国意义重大的江河。
但这一通道真的被开辟之时,就不能保证是否扰乱整个中国的气候环境了。那时喜马拉雅山脉大量的雪山积雪和冰川会很快融化,大量雪水导致西藏内河谷和峡谷生存的人们无法在居住,降雨和洪水导致的山体崩塌会形成更多的堰塞湖,影响农田耕种。
水汽长途进入更纵深的地区,黄土高原几大水系水量几何倍增加,由此导致更多的水土流失。而依赖此气团的印度和尼泊尔等地区,由于气团不能遇冷,降水减少,恒河等水系水量巨减,温度开始下降。由此带来的各种气候大变化是各国都不能承受的。
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系统其实非常脆弱,任何人为的大量干预都会导致更多的自然灾害。回首许多古代文明,就是因为人口众多从而破坏了环境,才导致整个文明完全消失。不要妄想去改变自然,顺应自然才是发展的长久之计。
往期回顾:
拿什么拯救“地球之肺”?科学家警告:亚马逊雨林可能在50年内消失
全球变暖是骗局?科学家预警:全球变暖正改变中国气候格局
文章来源:《西部探矿工程》 网址: http://www.xbtkgc.cn/zonghexinwen/2021/0321/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