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东风给贵阳吹来了什么?
【环球网科技报道?记者 樊俊卿】2020年,贵阳市全年GDP总量4311.65亿元,GDP增速5.0%,高于全国2.7个百分点。在省会城市中,其GDP增速位居全国第4。同年,贵阳市规模上大数据企业11家,大数据产业的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3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云”比例超过85%,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指数达到51.1。
我们不禁发问,为何贵阳市能在经济形势艰难的2020年完成如此亮眼的经济成绩?
科技型企业快速发展
2020年,贵阳市人民政府颁布《贵阳市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惠及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科技研发平台、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各主要创新主体,再一次推动了贵阳市科技创新和科技研发的产业布局。
2021年3月,贵州省科学技术厅公示“贵州省2021年第一批拟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其中仅贵阳市便有49家科技型企业入选该名单,侧面印证了贵阳市在科技型企业助推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云上北斗(贵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是名单中的一家科技型企业。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09月,隶属于云上北斗集团,由云上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国有独资),云上北斗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博图纵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股份制公司。
该企业在完成“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贵州省北斗综合应用示范项目”的基础上,落实《贵州省“十三五”信息基础设施专项规划》中北斗服务与应用工程,组织实施建设北斗导航定位数据为主的空间大数据区域中心,建设北斗地基增强系统。
同时,该公司还将推进北斗服务行业应用和产业发展,探索“北斗+”位置服务应用及数据挖掘合作共赢机制,积极推进“北斗+无线网络”的泛在定位服务试点,制定并逐步完善北斗公共位置数据交换标准,形成贵州省卫星导航全产业链和全领域的应用及服务,助力贵阳市大数据战略持续向前发展。
大数据产业稳步向前
大数据是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慧城市等新技术、新模式发展的产物,它具有数据量大、类型复杂、内容变化快的特征,蕴含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巨大的市场机会,将改变新一轮产业格局,推动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
2014年,贵州省人民政府颁布《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规划纲要(2014-2020年)》,确立在了贵阳市建设大数据产业的发展规划。2019年,贵阳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委员会更名为贵阳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打通产业内大数据资源,统筹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大数据融合应用,进一步推动全市大数据产业稳步向前发展,推动数字技术为产业赋能。
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上,贵阳市贵安新区实施“万企融合”行动,建立“一企一策”线上服务平台,为工业企业等转型升级提供“一对一”精准指导和服务保障。贵州雅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大数据+智能制造”,每小时产品产量提升58%、优品率提升33%、场地使用面积节约46%、产线人员配置(每班组)减少68%。“中国十大富硒之乡”开阳县围绕资源优势,将大数据、物联网、电商直播等全面融入富硒农产品产、销、品牌推广工作,2020年全县富硒产业总产值计达到8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30%。短短两个案例,足以说明贵阳市实体经济如何借助大数据产业支撑脱胎换骨、再铸辉煌。
此后数年,乘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东风,贵阳市持续推动规模以上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双提升”,引导一批规模以上企业通过提高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型,鼓励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向规模以上企业升级。
如今,贵阳市大数据产业已经形成示范性规模,陆续布局建设全国大数据中心、全国大数据应用与创新示范区、大数据与服务贸易融合发展示范区、大数据双创示范基地,大数据人才教育培训基地,等一系列大数据产业,阿里巴巴、腾讯、京东、富士康、苹果、英特尔、惠普、甲骨文、SAP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落户贵阳,推动贵阳向智慧城市加速迈进。
现代化产业再升级
位于贵阳市郊的天河潭旅游度假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典型喀斯特自然风光为主,以“浓缩贵州山水精华”、“天然盆景园”著称。2016年,景区在保持原有自然资源的生态完整性的基础上,对配套设施及服务体系进行了全面的提升。
在游客中心内的指挥室里,藏着这个景区的“智慧大脑”,从景区交通、员工动向、游客流量控制等日常管理,到游客来源、消费习惯等深度数据分析,凭借数据平台尽在掌握,助力天河潭旅游度假区从单纯的观光式景区,转型为观光加功能型景区,更能进一步打造成文旅+商业综合体。
文章来源:《西部探矿工程》 网址: http://www.xbtkgc.cn/zonghexinwen/2021/0419/976.html